人民大会堂沿海四个省厅,哪个厅出镜率最多?哪个厅面积最大?
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5:27 点击次数:94
福建厅
福建厅就不用多说了,这个大厅的上镜率很高,几乎每天都出现在新闻联播的镜头里。这个厅室的面积有500多平方米,之所以上镜率那么高,主要是因为位置好。
在北大厅的后面就是福建厅,而我们经常在北大厅举行欢迎仪式,欢迎外宾们来访问。仪式一结束,穿过北大厅,就直达福建厅,在福建厅进行下一步的会谈。因此,福建厅这才经常出现在电视上。
我们现在看到的福建厅,是由福建人自己设计的,出自于赖聚奎教授的手笔。
1994年4月,对福建厅进行了重新的设计装修,赖教授的设计方案,从十几份设计方案里脱颖而出,这福建厅的设计,就交给了福建人自己来完成。
在大厅主座后面的墙上,以前悬挂的是《武夷玉女峰》,后来才换成了现在的《武夷之春》;这幅磨漆画《武夷之春》长有10米,宽5米。
展开剩余78%台湾厅
大会堂1959年落成的时候,是没有台湾厅的,一直到1972年的2月,当时在周公的提议下,在大会堂里增添一个台湾厅。因此,1972年的国庆之前,用了差不多六个月的时间,就修建了台湾厅。
竣工之后,周公经过实地考察之后,觉得有两个不妥的地方,第一是面积太小,第二是位置不好,在二楼,显得有些偏僻。
最后,周公提议,让一楼的浙江厅挪挪位置,让出位置给台湾厅;经过装修之后,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台湾厅。
台湾厅的面积约有547平方米,大厅的设计主要是围绕这三个主题:岛上的自然风光、妈祖、郑成功。不仅有自然风貌,也兼具了人文历史。
香港厅
在大会堂34个省厅里面,香港厅的面积是最大的一个省厅,其他省厅都是几百平方米,香港厅足足有1728平方米。
香港厅所在的位置,之前是西会议室,是常委会开会的地方。1997年,为了迎接香港的回归,就在大会堂修建了香港厅。厅址就定在原来的西会议室,在这个会议室的基础上,经过重新设计修建而成。
5月12号,距离香港回归,还有50天的时候,香港厅正式竣工。
在修建的过程中,这个大厅的修建工作和资金,全都交给香港人来完成;由霍英东先生负责,组建了一个香港厅筹备小组。在修建的过程中,光是设计图纸就经过了22次修改,这才呈现出我们现在看到的香港厅。
香港厅分为上下两层,功能和设施很齐全,第一层是主大厅,面积约有900多平方米;下面一层是多功能厅,如下图,是从一层通往多功能厅的入口(位于主厅的东北角):
除了主大厅和多功能厅之外,香港厅还有一些配套设施,譬如:小休息厅、室外花园、卫生间,甚至于还有厨房,这配套设施妥妥的完善。
主大厅的迎宾门场长约7米、高约3.5米,是用花梨木和石材制作而成,进去之后是一道屏风,屏风两侧是木浮雕作品,名为《华夏颂》;背面是彩墨画,名为《荷塘香远》。
大厅的正墙面上,悬挂的是绒绣壁画,名为《维多利亚港夜景》,这幅作品高有8.7米,宽3.7米,用了一千多种单色的绒毛线,依据不同的色调进行拼合而成。完全是手工制作,九个匠人经过216万针,最终呈现出了这幅作品。
下面一层的多功能厅,面积约有600多平方米,在厅内北边的墙面上,是一幅锻铜浮雕组合壁画,上面刻的是香港一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变化。
澳门厅
澳门厅位于大会堂的三楼,在大会堂的34个省厅里面,澳门厅的面积仅次于香港厅,位居第二,有1300平方米。
整个大厅分为两个部分:主大厅和四季厅;主大厅的装修是西式风格,四季厅是中式风格。
主大厅的面积大约有500多平方米,由三部分构成,分别是前厅、过厅和会室;大厅内的主墙上悬挂着一幅绒绣壁画,名为《濠江景色》。这幅作品高约2.8米,宽近7米。
四季厅的面积约有800多平方米,设计风格具备了南方庭院的小桥流水,和北方宫殿的两种风格,不仅有亭台阁楼,还有雕梁画栋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